蔡鹤洲

+收藏:http://caihezhou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双峰挺秀 超然意远—蔡鹤汀、蔡鹤洲先生其人其事
2011-07-02    浏览(855)    作者:蔡鹤洲    来源:蔡鹤洲 官方网站

“福州蔡鹤汀、鹤洲先生幼承家学,久事丹青,精画山水,楼台、人物、花卉、翎毛、惟妙惟肖,直追唐宋大家之堂……”。此为国民党元老孙科先生数十年前之赞评。光阴如梭,世事沧桑,孙先生在大陆久已违诲,蔡氏兄弟亦作古多年,但他们的绘画艺术仍留丰采,有着夺目的光芒。整理、研究他们的艺术遗产对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具有现实的意义。

蔡鹤汀(1909~1976年)字颐元,号枕石散人,蔡鹤洲(1911~1971年)字学享,号荻芦二郎,福建福州人。蔡家在钟灵毓秀的古城福州可称书香门弟。惜兄弟俩年幼时家遇早已衰败,但家学渊源仍使他们酷爱绘事。常以芦荻在沙地上习画,并刻苦读书,临摹前代名家画谱。取法仼伯年、吴昌硕等,深得笔墨技法,意境佳妙,后又师法王石谷,八大山人诸家,入古而化,不落窠臼,以贤名著称于乡里。青年时代,兄弟俩结伴北上,辗转于苏沪之间,参加“上海书画会”,与王一亭,钱瘦铁,朱屺瞻,刘海粟等沪上名家相互切磋。受雇于“祥生灯彩公司”等实业团体,吸收西画技法与洋场时艺为各类广告画,月份牌以及影剧行业布景服务。在生计煎迫和追求艺术的双重动力推动下,熟悉了各种绘画及制作技巧,了解了不同阶层人士的审美情趣,能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。先后在上海、杭州、南京、广州、香港等地举办画展,颇获行家和广大观众的赞誉,于右任先生以“双峰挺秀”、赵少昂先生以“超然意远”赞之,高剑父、张大干,陈荆鸿、严家淦,潘天寿或题词题笺,或为其画集作序,艺名远播海内外。

50年代初,蔡氏兄弟兴举家西上卜居西安古都,鹤汀先生德高望重,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主任,鹤洲先生积极协助帮办。此时正是他俩年富力强之际,倾尽全力为民族戏曲舞台美术的改进和创造而努力,颇有创新之举。每每新剧一出而轰动三秦。人们钦佩他们的艺术,尊重他们的为人;他们也虚心学习,诚恳待人,并组建《红蓼画苑》,常集画友于一室,朝夕挥写切蹉,为促进国画艺术之繁荣而努力。他们均是中国美协会员,或为省美协常务理事,或为省政协委员,市人大代表,夫人区丽庄,林金秀妯娌也是事业有成的画家,子女多人从艺,堪称书画之家。

蔡氏兄弟生长在风光奇丽的闽江畔,后又历游东南山水名胜,受其柔美的熏陶。中年后长期居住西北黄土高原,纵览三秦文化古朴阳刚,又受到壮美的沐浴。绘画自具面貌、鹤汀先生在《作画手记》中说:“作画多随机遇,不拘形式,在养性、涤烦、破闷、释燥之间,不计名与利也”。鹤洲先生认为:“作画写生要重意境,如蚕食桑吐丝,蜂采花酿蜜”,“作画要人看,能与生疏似不曾见者为贵”。他们一生正是这样潜心于中国绘画艺术的继承创新,为人民留下丰富的精神食粮。

蔡氏兄弟生前著有《荻芦庵画册》、《花卉写生技法》,近年陕西、北京等地出版有《蔡鹤汀画集》、《蔡鹤洲画册》、《荣宝斋画谱》等,尚未出版的大量作品中佳作亦丰。可以清楚看出画家取材广泛,手法多样,善于从总体着眼,进行布局安排,从细微处人手,曲尽其妙,因而挥洒自如,超然意远,深得物象之意趣。鹤汀先生善于吸取书法入画的传统技法,注重将落笔与意境融为一体,晚年喜作梅、竹,以篆、隶、行、草溶绘画用笔用墨,正侧兼擅,干湿并妙,融汇旁通,相得益彰,真是婀娜多姿,尽摄梅、竹之神髓。尤擅绘制大屏障巨幅狮、虎、水牛,青绿、浅绛山水,山鸣谷啸,飞瀑崩滩。风光壮丽,意象万千。构图布局常于人不经意处显新意,方寸之间有石破天惊之胆略。鹤洲先生自创以极薄皮纸破墨作画,以色粉泼写花卉,无不酣畅淋漓,意韵天成,鲜润欲滴,大有“清馨出尘妙香远”美的感受。在其笔下,栖息枝头的八哥,呢喃轻舞的乳燕,悠然戏水的鸳鸯,稚态可掬的雏鸡,临风弄声的麻雀,穿忙花间的蜜蜂,无不栩栩如生,活泼可爱,于一派生机盎然的天趣中透露出画家对生命的赞美之情。

因历史的原因,蔡鹤汀、蔡鹤洲兄弟自然也难逃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,他们的艺术探索被迫停止,他们的生命也在这场劫难将尽时而过早地先后结束了。正处在画家最佳创作状态的英年之际,竟遭厄运,怎能不令人伤心叹息。

标签:蔡鹤汀,蔡鹤洲
分享:
上一篇:
下一篇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